IBM PA / TM1的故事


發明人曼尼·佩雷斯(Manny Perez) 講述的 IBM Planning Analytics / TM1的官方歷史。

讓該技術在問世3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保持著如此強大的性能優勢的根本原因是, IBM Planning Analytics / TM1 來源於財務計畫與分析(FP&A)專業人士的初始需求,並持續不斷回饋與功能迭代。

而這一切都始於一個簡單的想法。

一切開始的地方

1980年初,曼尼·佩雷斯已經在埃克森美孚公司工作了十年,然後去了紐約埃克森美孚國際公司的供應和運輸部工作。

這個部門負責將埃克森美孚的石油供應運往世界各地。操作通過基於IBM IMS的互動式系統執行和控制,該系統跟蹤船舶和貨物。

作為一項補充,一個計畫系統已經安裝,以幫助計畫小組制定他們的月度和季度供應計畫。這個系統功能有限,運行成本非常高。

它始於一個簡單的想法

TM1最初的靈感並非來自曼尼·佩雷斯(Manny Perez) ,而是來自IT部門的莉莉·惠利(Lilly Whaley)。

莉莉建議開發一個使用IBM大型機分時選項(TSO)的計畫系統來取代IMS系統,從而顯著降低運行成本。

曼尼·佩雷斯(Manny Perez) 內心裏是一個駭客,他自己開發了一個原型機。他馬上意識到,為了提供所需的多維度和交互性,必須將資料結構保存在電腦記憶體中,而不是磁碟上。

記憶體還是硬碟?

這引起了圍繞TM1多年的爭論。莉莉和IT部門堅持認為,應該使用基於磁碟的資料庫系統來開發該系統。幸運的是,曼尼·佩雷斯(Manny Perez)的管理層支持他的建議,將資料保存在RAM中。新系統安裝完畢,並於1981年成功投入使用。

實際上,這是個好主意

曼尼·佩雷斯(Manny Perez)開發的計畫系統的商業潛力立即顯現出來,他開始探索將其商業化的可能性。

早在1981年初,IBM個人電腦還沒有發佈,Apple II®也沒有在企業中大量使用。最初,曼尼·佩雷斯(Manny Perez) 想在一個公共主機分時系統上實現它。

正好,IBM個人電腦發佈了。它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開發環境,曼尼很快就利用了這個環境。

電子表格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介面

不久之後,他看到了電子表格VisiCalc®,並確信這是他的夢想產品的理想用戶介面:功能資料庫。

曼尼的想法是將多維資料庫整合到電子表格中,本質上是將資料庫中的單元格單獨連接到電子表格中的單元格。這創造了一種高性能、可擴展和直觀的用戶體驗,遠遠超過了電子表格本身在財務報告、預算和預測方面所能做到的。

革命的開始

曼尼給自己買了一臺IBM PC,有256kb的記憶體和兩個軟碟驅動器,把它放在閣樓上,下班後開始狂熱地開發他的遠見。

到1983年夏天,他已經有了一個工作原型,並決定離開埃克森公司,全身心地投入到功能資料庫業務的開發中。

他和他的前同事兼朋友何塞·西奈(Jose Sinai)通過私募籌集資金,並於1983年初成立了Sinper公司。那年夏天,TM1——第一個”函數型資料庫” 在紐約的PC Expo會議上發佈。

Table Manager 1在PC Expo上展出

最初的產品包括一個多維資料集(Cube)和一個作為用戶介面的專有電子表格,以及構建維度(Dimension)和多維資料集(Cube)的工具。

隨著PC Expo的臨近,TM1這個名字被匆忙採用。TM 代表 “表格管理器”。

當時關係表的概念還不存在,曼尼是一個一絲不苟的數學家,他拒絕使用“立方體(Cube)”這個詞,因為它意味著三維空間的限制。

一個錯誤的開始和TM1 “冠軍” 的誕生

和大多數企業家一樣,曼尼預計TM1會立即獲得成功,他最擔心的是來自更大公司的競爭。

現實卻截然不同。

普通大眾對TM1的反應是毫無興趣的。主要的障礙是這個多維資料集的概念本身並不為人所知,而且它使用的電子表格介面,不同於當時的流行的 Lotus 1-2-3。

令人鼓舞的是,少數掌握了這個概念的人立即成為了狂熱的粉絲和追隨者。其中包括幾位大公司的高層人士,他們後來成為了領軍人物。這些 “冠軍” 通常在財務或其他用戶部門,很快就遇到了來自IT的阻力,就像曼尼在埃克森美孚公司所經歷的那樣。

緩慢的起步和潛在競爭對手的興衰

TM1的市場前景一直比較低迷,直到開發了用戶/伺服器版本的誕生,才開始緩慢增長。這個版本允許用戶使用Lotus 1-2-3和Microsoft Excel®作為用戶端,因此,增長率顯著提高。不過多年來TM1始終沒有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

與此同時,幾個潛在的競爭對手出現了——但也同樣迅速地消失了。

真正傾聽用戶的需求

在多年的緩慢增長和缺乏重大競品的這段時間裏,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一眾粉絲與忠實財務分析用戶的推動下,不斷迭代極大的拓展了產品的可能性。

產品的絕大多數功能特性,如伺服器架構、計算規則(RULE)、ETL整合器 (Turbo Integrator)、安全性模型、超級稀疏性等,無論重大還是微小的提升,都是這種緊密用戶回饋和迭代的結果。

根據這一經驗,曼尼以迴圈的形式呈現了TM1的秘密:
1-設計一個簡單但功能實用的產品。
2. 使用當前最先進的計算技術架構。
3. 讓用戶把產品投入使用,在實際的業務流程中推動產品的極限。
4. 傾聽用戶的需求與意見,迭代創新,同事預測未來可能的需求。
5. 將更新的功能融入產品,不斷完善產品。
6. 執行步驟2,不斷重複這個迴圈,堅持不懈30+年

正是這種產品理念,使TM1成為一種非常實用的、有業務價值的工具,並持續不斷激勵著世界各地,不斷加入的狂熱粉絲和使用者。

從TM1軟體(又名Sinper)到Applix

1996年,Sinper(當時自稱TM1軟體)被Applix收購。

在Applix的這些年裏,TM1得到了持續的有機增長,儘管Applix本身經歷了一段動盪的時期。正是在這個時期,誕生了TM1 Web等新特性,允許業務用戶在電子表格中輕鬆創建應用程式,但現在可以通過Web將它們部署給更廣泛的用戶。

從21世紀初開始,64位計算開始成為主流,這大大提高了TM1的可擴展性。記憶體的價格也大幅下降,使得TM1的運行成本更低。突然之間,依賴磁碟的解決方案(如Cognos Planning和Hyperion Essbase)的技術限制暴露無遺,TM1能夠在性能和規模上超越它們,同時仍然保持其高度靈活性,與函數型建模的優勢。

從Applix到Cognos,再到IBM

2007年末,Cognos收購了Applix,四個月後IBM又收購了Cognos。

曼尼經常說,制約TM1進一步發展的是”大小”,並不是多維資料集本身的物理大小或基於它構建出的應用系統的大小,而是銷售它的公司的規模。

這個限制在一夜之間便消失了。TM1第一次擁有了能力和潛力,相匹配的一個頂級國際品牌,並通過一個全球網路進行配銷。

從那以後,IBM充分認識到了他們在Cognos收購案中,獲得的TM1的巨大資產價值,所以持續投入了龐大的研發團隊。他們進一步增加了底層架構的可擴展性,包括平行資料處理和多執行緒查詢模式,這使得TM1模型可以擴展以供數千個用戶使用,並比競爭對手領先一個世代。

成長、繁榮並成為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的最佳規劃平臺

不用說,TM1在IBM的領導下繼續成長和繁榮,並創造了新一代的TM1狂熱者。

特別是隨著IBM在2014年發佈支援雲端計算的TM1 REST API, TM1終於能夠實現曼尼最初的願景: 函數型資料庫作為全球報告、預測和計畫預算應用程式的基礎和戰略支柱,佔據主導地位。

歡迎來到 IBM Planning Analytics / TM1 的世界。

您想探索一下這個軟體能為您和您的組織做些什麼嗎?

現在就聯繫我們,讓我們看看我們如何幫助您利用這套強大的工具來加速您的FP&A工作流程。

更多資源

Blog latest posts widget (do NOT edit)